三流剧团+四流演员+五流导演+六流舞美+七流排练+八流员工+九流剧本=糊涂戏班。昨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满座的观众在一场近3小时的演出中,奉献出了年度频次最高的爆笑,有人笑出了眼泪,有人笑出了鹅叫,有人变笑边惊叫……一周工作的压力与疲惫就此一扫而空。这就是英国经典闹剧《糊涂戏班》带来的神奇魔力。
昨晚,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天首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捕鼠器戏剧工作室联合制作出品的英国经典闹剧《糊涂戏班》爆笑开演。从第一分钟开始的舞台事故到最后一秒的荒唐结尾,三幕演出,三幕闹剧,无一不洋溢着欢乐。让人再次见识这部“托尼奖最佳剧本”“英国戏剧奥利弗奖最佳复排剧本奖”“英国戏剧奥利弗奖最佳喜剧”的魅力。
《糊涂戏班》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翻译家迈克·弗雷恩笔下经典的三幕闹剧,伦敦西区和美国百老汇多次复排,先后被翻译成中文、芬兰语、日语、西班牙语等等版本,至今仍热度不减。中文版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贺飓执导,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于2013年排演新版《糊涂戏班》,一经推出也大受好评,十年间在北京、重庆、西安、中山、广州、大连、杭州、深圳、青岛、南京等全国各地开启多次巡演。中文版《糊涂戏班》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贺飓执导,本轮演出由陆玲、张旭、夏传宇、虞潇菀、刘诗琦、杨嘉祺、张烜尔、郭林、齐白雪联合呈现。
(资料图片)
台前幕后环环相扣 “老梗”中碰撞出“新惊喜”
《糊涂戏班》讲述的是一个三流剧团里,一帮四流演员与五流导演手忙脚乱地排演了一部叫做《一丝不挂》的剧目的故事。从巡演前一天的彩排,到巡演中旬,再到巡演最后一场之际,他们越来越配合“默契”、演技“卓绝”、声台行表样样“精通”,三幕演出,一幕比一幕“精彩”,一次次在舞台上呈现出“绝佳”的演出,最终以闹剧收场。荒诞幽默的人设、从头至尾的悬念、精妙设计的巧合都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线,无数次引爆现场观众的笑声,大展佳构式喜剧数十年不变的经典魅力。
佳构剧是一种以复杂、讲究的情节著称的戏剧作品,因此重视情节结构组织精巧的剧本,主要特点就是写法具有逻辑性。而剧中联动台前幕后演出的灵感,则起源于本剧编剧迈克·弗雷恩的一次奇妙经历:由他编剧的闹剧《我们俩》上演时,他曾在侧幕看完了整台演出。看着演员们在后台的不同门间奔跑,弗雷恩突然意识到,后面的一切都比前面有趣得多:“总有一天,我要写一部从幕后到台前的闹剧。”而佳构剧极具逻辑性的写作特点在这个三幕剧情环环相扣的剧本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二、第三幕的大多数剧情细节都与第一幕有着极强的联动性,观众们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地在再次升番的“老梗”中碰撞出“新惊喜”。
全新舞美、全新人物造型 新配方带来新享受
有别于《糊涂戏班》这个剧名,这出看似乱到不行的戏,其实需要大量幕后人员十分精细的布置来实现,现场调度一点也“糊涂”不得。今年恰逢新版《糊涂戏班》上演十周年,剧组大胆地换上“新配方”,设计了全新的舞美和人物造型,致力于让剧场里的老朋友、新观众们都能有眼前一亮的全新视觉享受。
然而佳构剧极具逻辑性的特点在舞美设计上也带来了一些困难,舞美设计周羚珥坦言:“看似可以着手修改的地方很多,但真正经历完整个修改过程后,不得不说,连演十年后,初代景已与这台戏的表演动作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完全不像想象得那般轻松。八扇门的上下左右关系,甚至开门方向都左右着情节推进。关于这一点,在陆续画了二十多张不同出发点的设计草图后,发现又回到起点的我有着最深切的体会。”
因此本轮《糊涂戏班》舞台翻新重点都落在了结构形象细节与色调上,着重于增强16世纪奶酒作坊的建筑原型气质,特意加入鹅黄色调与浅棕色木料结构结合,以烘托气氛。为了使表演更加聚气,减少演员在台上不必要的奔波,对台前台后的楼梯进行了更合理化的调整。正面舞台的楼梯转角向舞台中心收拢,增加了前后层次;舞台另一侧新添了装饰画墙,舞台监督的监视窗隐藏其中更具趣味;二楼储物间与卧室之间则多了一扇窗户,又给演出带来一些新鲜的刺激。
除了舞美“换新衣”,不少角色在本轮演出中也以全新的造型亮相。在维持人物原有的经典风格的同时,张旭饰演的罗伊德、刘诗琦饰演的珀皮、杨嘉祺饰演的弗瑞迪等多个角色的造型色调都变得更为鲜亮,更能抓住观众的视线,而虞潇菀饰演的布鲁克,因角色大胆热烈的个性而“收获”一字排开的多双芭比粉“战靴”,为人物的塑造增添几分张扬个性。
《糊涂戏班》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环球舞台演出季的剧目之一,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一直上演至8月27日,邀请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致力于打造最“糊涂”的爆笑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