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波 赵倩 黄明 唐君 金绍军 武峥 游双红 陈军 谭平
摘 要: 重庆市将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万州区共6个区县规划为“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区。巫山脆李已成为库区支撑脱贫增收、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2019年6—7月,针对核心发展区巫山县的种植业主发放问卷,就品种、面积、海拔、种植年份、销售价格、成本、用工、技术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健全三级技术人员体系,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做好区域规划,推广熟期调控技术;推广病虫害预警及防控,做好果实品质保障。
李作为重庆市“十三五”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重点培育的特色效益果业,近5年来,产业一直呈快速发展的势头,截至2019年,李栽培面积7.61万公顷,产量达51.17万吨,与2014年的2.93万公顷相比,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1%以上。由于重庆李在立地条件、产业化程度等方面有着天然劣势,因此随着规模迅速扩大,规模化种植不断出现,如何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向优势产区和优势基地进一步集中,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重庆市李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各区县及巫山脆李发展区的产业分布情况,并通过对种植业主的调研,分析产业发展的成本、效益等影响因素,提出产业发展思考及建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位置,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丘陵和山地占90%以上。特殊的地理、地形、地貌条件,形成了库区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的典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李栽培。重庆市37个涉农区县中,李栽培面积超过1000 hm2的有20个区县,这20个区县李栽培面积总和占到全市李栽培面积的90.76%。由表1可以看出,20个区县中,栽培面积排前五的依次为巫山、巫溪、万州、开州、奉节,产量排前五的依次为开州、巫山、万州、云阳、巫溪,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开州,达到19.14 t/hm2。
以巫山县为中心,包括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万州区共6个区县,海拔500~1000 m的库区,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等优势明显,2018年,《重庆市脆李、脐橙、龙眼荔枝三大水果发展方案》中,把上述区县规划为“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区。6个区县近5年来的脆李栽培面积与产量列于表2。截至2019年,“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区脆李栽培面积4.39万公顷,其中投产面积2.06万公顷,产量30.3万吨,产值22.26亿元,已成为库区支撑脱贫增收、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巫山县是“全国优质李生产基地县”“中国脆李之乡”,脆李产业发展历史长,有基础优势,截至2019年,巫山县脆李发展面积为1.57万公顷,产量8.7万吨,产值8.3亿元,涉及全县23个乡镇220个自然村。其中,4年生以上投产面积为0.42万公顷,占比26.8%;3年生为0.50万公顷,占比31.8%;2年生为0.42万公顷,占比27%;1年生为0.23万公顷,占比14.4%。种植在海拔400 m以下有0.28万公顷,占比19.4%;400~800 m有0.95万公顷,占比65.3%;海拔800 m以上有0.22万公顷,占比15.3%。
为了解巫山脆李生产现状,2019年6—7月,笔者针对核心发展区巫山县的种植业主开展了问卷调查,利用集中授课及实地调研的时机,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就品种、面积、海拔、种植年份、销售价格、成本、用工、技术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71份。
有效调查对象共171个,从类型上看,业主中以专业合作社最多(52%),包括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新型经营业主共占全部调查对象的63%(见图1a),说明重庆市近年来以产业发展政策引导,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新型经营业主已初见成效。栽培面积5 hm2以上的规模化业主占到52%(见图1b)。经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旗下、央行认证的企业征信机构网站“天眼查”查询,巫山脆李相关企业、专业合作社共403家,全部位于巫山县境内,从注册资本来看,0~100万元的262家,100万~500万元的114家,500万~1000万元的20家,1000万元以上的7家。从成立时间看,近5年内成立的有381家,占比95%[1],这与近5年来巫山脆李的快速发展趋势相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规模化的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对象的脆李定植年份看,171家业主中有160家定植年份都在2011年以后(见图1c);从海拔看,海拔500 m以上的有115家,占到全部调查对象的66%(见图1d),说明巫山脆李的栽植是以中高山为主。
土地租金、人工、物资合计构成生产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巫山县脆李种植业主平均每667 m2生产成本为2413元,其中,土地租金成本297元,分布区间50~1000元,人工成本1392元,物资成本724元。
1)人工成本1392元,主要调查每年所需工时和工时单价,通过调查得出每667 m2平均所需人工工时共计12.0个,包括施肥3.2工时、打药1.2工时、冬剪2.1工时、夏剪1.0工时、采收3.7工时、除草0.8工时,工价平均为116元/工时。2)物资成本724元,主要包括农药、肥料、低值易耗工具、农机折旧、水电燃油,按平均每667 m2消耗农药113元、肥料435元、低值易耗工具及农机折旧91元、水电燃油85元计算。
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占到生产成本的57.7%,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业主(超过93%)均有雇工开展生产管理;肥料占到物资成本的60.1%,这与近年来加强脆李管护、重视有机肥施用有直接关系。
巫山县种植的脆李不仅在面积和产量上位于重庆各区县前列,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优良品种,销售价格也一直较高,特别是在2019年,据重庆市农网检测,全市李平均零售价15.33元/kg,根据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统计,2019年巫山脆李平均收购价为特级果40元/kg、一级果30~36元/kg[2],整体价格在重庆市位于前列,经济效益突出。此次调研数据显示,平均产地出售价格为8.2元/kg,从销售收入看,无收入79家,收入范围在0.1万~10万元的种植户有71家,收入10万~100万的有21家,无收入种植户均为近3年新发展的业主。按盛产期每667 m2可销售1000 kg计算,年产值为8200元,除去生产成本2413元,收益可达5787元。
政策支持、技术管理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调研中,我们特别就影响产量和品质、制约致富的主要原因做了调研,结果显示:1)业主对影响产量和品质因素选择为“病虫害危害”“修枝整形不规范”“没有人工疏果”“落果和裂果”“有机肥施用”“冬季没有清园和树干没有刷白”和“没有果园生草”的依次有53个、48个、46个、44个、35个、26个和16个,可见“病虫害危害”“修枝整形不规范”是种植户普遍认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这与近年来规模化种植户增加,病虫害发生得可能更多有一定联系。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没有人工疏果”“落果和裂果”的也较多,说明随着高品质巫山脆李价格的上涨,种植户正逐渐重视提高果品品质。2)业主对制约致富的主要原因选择为“劳动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困难”“缺少管理作业及运输机械化工具”“果园不能机械化作业”和“种植面积不够”的依次有77个、75个、71个、67个、49个和24个,“劳动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困难”占前三位,说明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常住人口少仍然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部分新发展的种植户还存在经验不足、技术缺乏的现实问题。
巫山脆李地处三峡库区中高山区,以丘陵坡地和低山缓坡地为主,道路、排灌等基础设施不足,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以小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生产为主,部分业主以前并无果树种植经验,且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有经营者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果农缺乏,不适应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巫山脆李为青脆李系列品种,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000 m范围,成熟期多数集中在7月上旬的15 d左右,按2022年全重庆市预计发展到8.33万公顷,其中4万公顷达到盛果期计算,预计每年有近50万吨青脆李集中在15 d左右上市,上市期短、产量高、销售压力大。
规模化栽植带来不同程度的病虫害爆发等问题,如红点病、袋果病、褐腐病、银叶病等,发病严重会导致死树或果实完全丧失商品价值。另外,受气候及土壤条件等因素影响,果实的裂果也时有发生,加上成熟期正值高温天气,果实软化快,影响其商品性及货架期。
开展“县—乡—户”三级技术人员培训,做到县乡两级有专家,种植户会管理,鼓励发展相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解决技术落实困难、劳动力缺乏等问题。在生产管理及采收销售上,统一生产与产品标准,统一公共品牌。在老果园改造、标准园新建方面,因地制宜地按照机械化、管线化、省力化的原则开展建设。
按小单元、集群化的模式,形成连片集中发展优势区,通过品种搭配、海拔布局拉开果品供应期。通过不同海拔区域布局、新品种培育等措施,形成成熟期从7月初到8月底的合理分布。
开展重大病虫害的预警及防控研究工作,主要从苗木病毒检测、发病初期监控及预防、不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入手,推广综合防治技术。从园地水肥管理、土壤管理、药剂防治上开展李果实裂果的研究及防治技术推广。同时,研究推广适度延长果实货架期技术。
作者:方波 赵倩 黄明 唐君 金绍军 武峥 游双红 陈军 谭平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简介: 方波(1982—),男,四川井研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李种植资源创新与栽培技术研究
基金: 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cstc2019jxjl80012);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cstc2018jxjl80025);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项目(NKY-2019QC08);
来源:《南方农业》期刊